经济压力下,欧洲寄望“中国药方”

由:admin 发布于:2024-04-15 分类:人格魅力感悟 阅读:46 评论:0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 东

  “欧盟和中国讨论贸易和金融”,路透社报道称,时隔两年多后,欧盟和中国19日将举行贸易对话。双方除讨论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等问题外,还将就欧盟各国特别关心的供应链、双边贸易和投资问题交流。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下,欧盟近来越来越看重对华贸易。

  不能搞对华“脱钩”

  欧盟14日公布的声明称,俄乌冲突持续对欧盟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欧盟通胀目前远高于春季的预期。预计2022年欧元区和欧盟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7.6%和8.3%的历史高位。欧盟经济将在2022年增长2.7%,在2023年增长1.5%。

  多个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悲观情绪。欧洲汽车制造协会本周公布的6月欧盟汽车市场销售数据显示,欧盟6月汽车注册量为88.6万辆,同比减少15.4%,是自1996年6月份有记录以来的销量最低月份。其中,欧洲四大主要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德国跌幅达18.1%,意大利为15.0%,法国是14.2%,西班牙为7.8%。

  行业协会大多数把经济困难的原因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二是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三是供应链受阻。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近期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表示,若没有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德国的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和就业也会受到影响。他强调如果与中国“脱钩”,德国的情况“看起来将完全不同”,经济增长、繁荣和就业机会都会受到影响。

  这种观点目前在欧洲经济界和学术界越来越普遍。德国柏林欧中贸易顾问塞德勒尔18日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媒体和政客不断谈起所谓“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话题。但随着欧洲通货膨胀不断恶化,欧洲也清楚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对策,作为全球经济发动机的中国也的确具备条件。

  更需要中国制造

  许多欧洲人正切身体会到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家住斯图加特的汉娜曾作为一家汽车公司的经理人到北京工作过两年。她对记者表示,相比于亚马逊等美国网购平台,现在许多欧洲人更喜欢用中国购物App,因为这些App可以直接通达中国的商品供应链,收货更快速、便捷。这些App上可以买小家电、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且大部分从中国直接发货,或在与中企有密切联系的欧洲仓库发货。今年夏天欧洲物价大涨,甚至翻番,更加凸显中国物品的物美价廉。

  欧洲经济界现在也将解决短缺问题的希望更多寄希望于“中国因素”,从而遏制欧洲国家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尤其是原材料供应方面。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起,德国工业原材料短缺现象还将至少延续十个月。6月份,74.1%的德国企业面对中间产品和原材料采购瓶颈问题。在电子、机械工程和汽车制造等德国关键产业,存在供应链问题的企业比例尤其高。约90%的企业报称未能完全收到所需材料和初级产品,没有一个行业预期供应问题会在年内消失。

经济压力下,欧洲寄望“中国药方”

  中国正是欧洲最大的原材料来源国之一。德国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德国在原材料上依赖中国供应,93.5%的稀土需求靠中国满足,石墨(90.4%)、铋(87.1%)镁(79.8%)等原材料也大多需要从中国进口。

  同时,电动车电池、半导体等行业也需要中国配件或原材料。《南华早报》本周发表的德国政治分析师托马斯·福尔克的分析文章称,欧盟估计,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到2030年,单单对钴的需求就将是目前的五倍。德国雄心勃勃的电动车构想需要锂,欧盟的需求到2030年可能会增长18倍。

  此外,许多欧洲的药物活性成分也依赖中国。2020年,德国63%的药物活性成分来自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欧洲的抗生素等药物也很大比例来自中国生产或提供原材料。

  改善供应链

  欧洲希望早些解决欧中之间的物流供应链问题。目前,受此前罢工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欧洲的港口外约有上百艘大货轮等待卸货,且港口提货也延误,要等待5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前只要一两天。不过目前从中国到欧洲的海运成本有所下降。德国《经济》周刊称,从上海运往汉堡和鹿特丹等西欧港口的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已经下降到每箱7000欧元以下,比去年下半年超过1万欧元的高价时期低了30%。

  更多的欧洲企业希望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这将有助于支持其他市场的业务。德国汽车零件商伟巴斯特首席执行官霍尔格·恩格尔曼近日对《商报》表示,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是一个有趣的市场,这里不断增长的潜力不能、也不会被忽视,“我们将继续在中国投资。来自中国的利润也为其他地区的业务提供了资金,我们37亿欧元的营业额中,有超过三成来自中国业务。”▲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